中国材料大会2024暨第二届世界材料大会在广州召开
2024-09-15
2024年7月8日至11日,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主办的中国材料大会2024暨第二届世界材料大会在广州隆重开幕。近百位院士、2.5万余名材料科技工作者出席了本次大会。本届大会是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刚刚结束,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大背景下举办的一次新材料领域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学术交流大会,是中国新材料界学术水平最高、涉及领域最广、前沿动态最新的超万人国家级品牌大会。
开幕式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李元元院士主持,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魏炳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原副主任高瑞平教授及广东省相关领导致辞。大会颁发了科学技术奖国际合作奖、基础研究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青年科技奖和博士生创新奖。会议吸引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单位领导,以及全球新材料领域的科研、教育和产业工作者及青年学生,共计350万余人通过线上平台观看。
“新材料是新质生产力的源动力”,当前中国材料科学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前沿研究已经迈向世界前列,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的新材料科创中心,我们正在逐步向“材料强国”的奋斗目标迈进。此次会议是广大材料科技工作者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推动关键领域重大突破,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源动力,谋划未来新兴产业爆发点的一次立足全国、面向全球的盛会,进一步推动了新材料领域的学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为中国材料科技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开幕式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李元元院士主持,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魏炳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原副主任高瑞平教授及广东省相关领导致辞。大会颁发了科学技术奖国际合作奖、基础研究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青年科技奖和博士生创新奖。会议吸引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单位领导,以及全球新材料领域的科研、教育和产业工作者及青年学生,共计350万余人通过线上平台观看。
在本次大会上,高性能铜合金专家李韶林与史荣豪两位同志参加了由西北工业大学快速凝固与亚稳材料团队主办的结构材料热-动力学分会场,并作学术报告,向与会者介绍了他们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前景。李韶林作题为“微量稀土Y对铜杆坯及其微细丝的组织性能的影响”的邀请报告,揭示了稀土Y对单晶铜加工线力学性能的变化影响机理,添加稀土Y后,随着位错密度的增加,强度显著提升,高应变量下随着微/纳米相与位错的交互作用,发生了“自退火”现象,应变较大区域发生再结晶,整体延伸率提高。史荣豪作题为“铜塑性功热转化的微观机理”的口头报告,表明特定的晶体缺陷会产生与其晶格结构变化相对应的热量,结果揭示了缺陷类型、传播路径和密度对塑性热的影响,为升温时滞现象提供了纳米尺度的解释。 |
![]() |